伯仁,失去了伯仁,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他而死,對王導的自信和一直以來寬容的為官原則都是巨大的打擊。
王導開始自我懷疑:難道我一開始做錯了?如果我不故意縱容先帝和劉隗,故意透過《放奴法》,讓他們惹怒所有士族,眾叛親離。
如果我不為了控制朝政,把所有兵權都交給堂弟王敦。
王敦的性格衝動執著,誰都勸不動,他認定要做的事情,連我也無法改變。
如果沒有這一切,伯仁就不會死的這麼慘……
王悅見父親一下子蒼老了十歲的樣子,很是心疼,說道:“我這就去為周伯仁收屍,將他好好下葬。他的家人我也會好好安頓。”
“不用了,我親手去做。”王導按著案几,站起來,“你去尚書檯,那裡還有許多我們沒有看完的積壓奏疏,萬一裡頭有類似伯仁的官員呢?明面上與我們疏遠,暗地裡卻為我們求情,我不希望再看到第二個伯仁掉腦袋。”
王悅遵命,但是看著老父親這幅模樣,怕他傷心過度,就把二弟王恬叫過來,“你陪著父親去石頭城南門,給周伯仁收屍。”
王導一見浪蕩二兒子就惱火,“不用你陪,我不見到你,還能多活幾年。”
王恬命車伕下來,一屁股坐在車轅子上,“我也不想陪,我只是個駕車的。”
王悅當然知道父親和二弟關係水火不容,但是父親現在不是丞相了,狀態低迷,萬一被小人輕視了,對父親又是一樁打擊,乾脆把王恬支出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