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主,荀崧不能像荀灌那樣僅憑個人喜好來選擇行臺,他要要考慮更多,“我們旬家和周家效忠不同的行臺,你去周家借兵,我就要寫信,表示荀家從此投靠江南盟主了,否則周家不會無緣無故借兵給你的。”
荀灌無所謂,“寫就寫唄,先借兵解了燃眉之急再說。狗皇帝要逼死我們,難道我們就該活活被困死在城中。這樣的皇帝,還效忠他作甚?”
荀崧問道:“江南盟主就一定比建興帝好嗎?”
江南盟主司馬睿主要是血統問題,不夠純正。
荀灌反問父親:“江南盟主真就是盟主的天下嗎?分明是王與馬,共天下。”
眾所周知,江南盟主都聽王導的,王導說啥就是啥,所以有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實際上,掌控江南的其實是王導。衣冠南渡之後,士族的力量不削反增,沒有士族抬轎子,江南盟主誰人知?
所以,與其說是投靠江南盟主,不如說是投靠王導去了。
王導總比司馬家的人要靠譜一些,荀崧決定拋棄長安的建興帝,這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你派人奪我的宛城,我以後也不管你死活了,該滅就滅吧。
荀崧指著圍城的大軍,“我能給你的軍隊有限,頂多五十人而已,你要帶著五十人突破萬人的圍困,太兇險了。”
荀灌說道:“養女千日,用女一時,女兒苦練十多年,為的就是今天救家族於水火。”
女兒能打,荀崧當然知道,但是此行兇險無比,他擔心女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