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2-18 14:36:27
連載(2658)
絕裂如此,再無轉圜,然而忽必烈還是猶豫了,他命人把文天祥押回囚室裡,他還要再考慮清楚。可是元朝胡漢大臣群起上書,要求同意文天祥的請求,允其為趙宋殉國。
再留已經無意義,文天祥對元朝只有負面作用。
轉天,十二月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忽必烈下令公開處斬文天祥,下令之時他猶自嘆息——“好男子,惜不為我用!”
當天文天祥被押至大都柴市刑場,他身著南宋衣冠,憔悴清瘦,多年的土室囚禁讓他的方向感徹底喪失,他向周圍的百姓詢問哪裡是南方。有人指給他,他重整衣冠,向南方他的故國,他的國都,他的皇帝的原來方向跪拜。
最後一次向心中的堅持致禮之後,他索取紙筆,留下了一首詩。
——昔年單舸走淮揚,萬里逃生輔宋皇。天地不容興社稷,邦家無主失忠良。神歸嵩嶽風雲變,氣入煙嵐草木荒。南望九原何處是,關河暗淡路茫茫。
寫畢,他向行刑的劊子手說——“吾事畢矣。”乃從容就義。
文丞相時年僅47歲。
他死後,有人在他的衣袖間發現了一張紙,那是他的絕筆書。上面寫著非常簡單的幾句話,這幾句簡單的話,在其後數百年間,成為無數堅持本我,抵禦外侮的漢家子孫的座右銘。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