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早已做好了渡河作戰的各種準備,在下定決心之後,雖然有些突然,但是
在衡水的巡檢與百姓幫助下,宋軍利用早已準備好的渡船、鐵鏈、木板,不過一個
時辰的工夫,就迅速地在並不算太寬闊的苦河上,搭起了十來座浮橋。
從亥時開始,宋軍點燃火矩,開始有條不紊的渡河。除了貓重部隊繼續留在衡
水外,所有的作戰部隊,在子時之前,全部渡過了苦河。唐康和李浩並沒有刻意掩
飾他們的行動,事實上這也不可能做到,既然契丹人反正會察覺,那麼儘快的渡河
佈陣,便成為比掩藏行蹤更重要的事。
渡河之後,除了何灌率領環州義勇負責警戒以外,曉勝軍開始迅速的背水列
陣。這自然是些冒險,對於騎兵來說尤其如此,在使用騎兵上,宋軍與遼軍的理念
幾乎是完全相同—他們永遠都需要足夠的迴旋空間。堅若磐石一樣的陣形,是步
軍的任務。但是此時受限地形,他們不得不犯一點兵家忌諱。
因為曉勝軍是宋朝的教導軍,這帶來的問題是,他們實際上是由各種各樣的騎
兵兵種構成。這包括大約有兩個指揮約六百六十騎的重騎兵,八個指揮約二千八百
騎的輕騎兵,同時也是槍騎兵,還有十個指揮約三千四百騎的弓騎兵,以及五個指
揮約一千七百騎的突騎兵—這是一個特別的兵種,它早已有之,但仍屬於樞密院
的一個嘗試,他們希望在每支禁軍中,都有這樣一隻部隊:他們全部騎著最快的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