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西軍將領,沒有誰會安安份份聽王厚調遣或者配合他作戰。
河北五個都總管中,姚咒不用說,田烈武雖然曾經是王厚的部屬,但如今卻是
今非昔比,官位比王厚還高—縱然田烈武樂意聽王厚的,這中間也免不了會有芥
蒂。孫路官位與王厚表面上都是正五品下,但孫路是文資,王厚是武資,算起來
他還是比王厚高一階一算來算去,也就只有慕容謙比王厚官小點。
而且,這個中軍行營都總管,免不了還要指揮前來河北參戰的殿前司諸軍。
因此,石越這個安排,是頗受質疑的。
雖然大宋的確有“官以委能”的傳統,將品秩較低但能力出眾的人放在更加重
要的位置上是司空見慣之事,但這並不代表當事人不需要面對因此而來的種種麻
煩。
尤其是在禁軍之中。大宋的武官們聽文官的差遣己纖成為一種習慣,但若大家
同是武官,資歷官階之類,仍然是要擺一擺的。
但是石越仍然堅持己見,眾人也只得聽從。畢竟有了石越出外領兵後,河北諸
將倒也不至於敢公然抗命。
不過,此時,在高遵裕死後繼任滬州知州,一直留在益州監視、鎮壓西南夷的
王厚,尚在奉命而來的路上,因為王厚在西南夷之亂平定後,並未典領禁軍,直到
五月初旬,樞府才想起徵調王厚與戎州知州何畏之—後者雖然屢立功勳,但卻是
獻策不用、官至昭武校尉便無論如何也升不上去了,雖然幾個兒子都受蔭官,兩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