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6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李清笑了笑,他知道梁乙埋口裡的“東京”,絕對不是指汴京,而是指興慶府。西夏不可避免要受宋朝影響,習慣上也稱興慶府為東京,西平府靈州為西京,雖然明明興慶府在西,靈州在東。但是這種地埋上東西不分,比起興慶府居然還有“開封府”這個機構來,就不值得一提了。但是李清自然也明白,梁乙埋口中的“東京”,卻也並不止字面上的含義那麼簡單。

“相比而言,在下更加喜歡靜州。”李清巧妙的迴避開梁乙埋的問題。靜州位於興慶府與靈州之間。

梁乙埋笑道:“難怪李將軍在靜州購置了許多的莊園。但是本相卻很喜歡環慶的風光。”

李清眉毛微微一動,不帶感情的說道:“我還以為國相最喜歡東京呢。”

“河套雖然富饒,哪裡比得上關中是天府之國?”梁乙埋指著山下的河流田野,傲然道:“若能將這片土地歸於大夏的管治之下,那麼我們大夏也可以不必要與東朝去戰爭。我們有牧民養馬放牧、打仗,有農民來生產糧食與棉布、絲綢、茶葉,上繳豐厚的賦稅,我們又何必再去搶掠?”

李清望著梁乙埋的神態,忽然心中竟有一種荒謬的感覺。他正要說話,忽見一身戎裝的嵬名榮走了過來,肅然道:“當年景宗皇帝的志向,遠大於國相。但是宋夏打了一百年的仗,卻是始終分不出勝負。宋人吞併不了我大夏,我大夏也無力去挑戰龐大的宋朝。最後的結果,是兩國的國力都被消耗。眼下東朝國力蒸蒸日上,在我看來,我大夏的國策,應當是主動與東朝修好,勤修朝貢,並且加強與北朝的聯絡,讓東朝找不到開戰的藉口,也要借北朝之力,制衡東朝。但是眼下我大夏,東向不斷挑釁日漸強大的東朝,北面卻不主動和遼主結好,反而與楊遵勳私下來往。這實在是自取敗亡之道。國相輔助君王,柄持朝政,理當於此有所警惕才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