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話說唐生智投靠了國民黨之後,腰桿硬了,膽氣壯了,要在湖南收復失地了。和唐生智的第八軍協同作戰的是第四軍(李濟深)以及第七軍(李宗仁)的有關部隊,應當說,勢頭很盛。而湖南方面呢,倒黴的吳佩孚還在南口與國民軍酣戰,無法脫身,而派去的援兵遠水不解近渴,可憐的葉開鑫雙拳難敵四手,在北伐軍的圍攻之下很快便失守,北伐軍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7月11日攻佔長沙,湖南的戰事遂告一段落。

吳佩孚這下知道多管閒事的害處了,本來如果對唐生智執掌湖南不聞不問,或許唐生智就不會去投靠國民黨,湖南也不會立即就變成國民黨向鄂進抵的跳板,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晚了,他的一時意氣沒有幫到趙恆錫,反而害了自己。此時北伐軍士氣大盛,攻取湖南,直逼湖北,而湖北正是此次吳佩孚復出的據點,如果湖北丟了,吳佩孚就基本可以和政治說拜拜了,玉帥心知形勢急迫,電令鄂督陳嘉謨固守湖北。打仗這個東西,士氣很重要,士氣低落時,敗仗會越打越多,而士氣高漲時,勝仗同樣會越打越多。此次北伐軍就是士氣旺盛,頗有望風披靡之勢,而玉帥的部隊則自其復出以來屢戰不順,所以北伐軍進軍的勢頭難以遏制,於湖南攻城略地,逼得吳軍節節敗退,只好退守湖北。

南方的戰事吃緊,部將連連催促吳佩孚南下主持大局,而此時在南口料理完一切的玉帥終於回到了南方。回到湖北的吳佩孚此時才知道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漢口人心惶惶,軍隊士氣低落,陣地連連丟失。久歷戰陣的吳佩孚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能在決定性戰役中獲勝,才有望挽回頹勢。所以吳佩孚令部隊屯守汀泗橋,準備在這個最要緊的關隘(汀泗橋三面環水,一面高山)與北伐軍決一雌雄,吳佩孚此時已無退路,汀泗橋失守,湖北便肯定不保,而湖北不保,自己就失去了後方,因此,此次汀泗橋之戰吳佩孚要破釜沉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