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陝西這地方窮山惡水,鳥不拉屎——如果大家看過張藝謀早期的影片,那就一定有這個感覺,馮玉祥接管陝西也只是權宜之計,畢竟有個地盤總比什麼都沒有強得多,所以馮玉祥一直想去中原發展。機會總是會有的,而且還會送上門來,因為河南的太上皇吳佩孚跟皇帝趙倜鬧出了問題,給了馮玉祥機會。
其實吳佩孚一直都看不慣趙倜和他的兄弟,但是礙於初登河南,也不好直接就跟地方長官鬧起來,所以吳佩孚也算忍得一口氣,還為了表示友好,與趙倜結拜成了異性兄弟,兩家的婆娘也成了乾姐妹。但是,這種表面功夫並不能掩飾雙方暗地裡的劍拔弩張,趙氏兄弟在河南名聲極臭,與當年湖南的張敬堯兄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對吳佩孚駕臨洛陽,成為河南的太上皇也是一肚子的不滿意,多次和吳佩孚頂著幹,引起了吳佩孚的反感。直奉戰爭中,身為直系的趙倜居然跟安徽的張文生(原屬張勳),山東的田中玉(皖系殘餘)組成攻守同盟,公然違抗吳佩孚;在軍餉問題上,也是屢次違拗吳佩孚;更關鍵的是,這個人居然吃裡扒外,跟張作霖暗通款曲,想要在吳佩孚後方放野火。吳佩孚當然也知道趙倜這個人靠不住,所以就派遣陝督馮玉祥坐鎮洛陽,控制趙倜。
馮玉祥一看有這等機會,如何肯放過?更何況,他以前就跟趙倜這小子有私怨,早就想逮個機會辦了他。張作霖這個人好吹牛逼,在直奉大戰時,東路軍有了點小勝就吹得好像奉系已經控制了大局一般,這讓他的小弟兄趙倜吃了苦頭。趙倜一看直系要完,這還不趕緊向新主子獻功?所以他就跟張文生說好了,大家一塊進攻鄭州(當時河南督軍的駐地是開封),攻擊吳佩孚的後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但是趙倜可能是忘了再去打探訊息,情報工作一塌糊塗,也可能是被張作霖吹牛的氣勢所感染,反正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回他可弄錯了形勢,正當他火急火燎的準備放火時,吳佩孚已於長辛店大破張作霖。可憐趙倜還沒醒過味來,發出的將令就如潑出去的水一樣收不回來了,他的幾個部將已經開始攻擊鄭州,一開始因為河南空虛,吳佩孚的嫡系都被調去打仗了,所以趙倜還挺得意,打了幾個勝仗,但是吳佩孚早就給趙倜預備了對手,這個人就是馮玉祥。馮玉祥一到,勝負立判,從窮山惡水打熬出來的兵勇當然比富貴窩裡出來的強得多,趙倜的部隊連連敗退,終於,趙倜自絕生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