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榮宗敬積極籌建紗布交易所。作為上海最重要也是那些年贏利最強的民族產業,棉紗的原料期貨交易也被日商開辦的取引所掌控。每年的棉花和紗布交易量非常大,各棉紗廠雖有心掙脫日商控制,但是也很擔心操作不當,重蹈當年胡雪巖的覆轍。所以榮宗敬提出,必須協同一心,斷流開源。在他的召集下,華商紗廠聯合會的所有會員齊聚一堂,通過了兩條跟日商決裂的原則:一是各廠不從日商的取引所採購棉花,必堅持到底;二是凡在取引所買賣棉花和紗布的行號或掮客,各廠與之斷絕往來,並登報宣佈此旨。與會廠商被要求一一舉手,以示慎重透過。1921年7月1日,紗布交易所正式開幕,籌集股本200萬元,榮宗敬、穆藕初等人為發起股東。
麵粉和紗布兩個交易所的建立,意味著這兩大民族產業的期貨價格主導權迴歸華商。這是企業家階層借“五四運動”的東風打贏的兩場漂亮的商戰,特別是紗布交易所的建立,也算是給亂墳堆裡的胡雪巖一個遲到了30多年的告慰。
1919廣場背後的人(7)
如果說,“五四運動”決定性地改變了中國的文化生態,那麼,它對商業生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就如同胡適等年輕的留洋博士一躍而成為文化領袖一樣,一些有現代商業背景的年輕企業家也迅速登上了舞臺。這個景象很快在1920年上海總商會的換選風波中呈現出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