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十餘年的金戈鐵馬的征伐,野蠻人查理終於結束了西歐割據紛亂的局面,建立了中世紀歐洲史上最大的帝國——西起大西洋、東至多瑙河,南到地中海、北抵波羅的海。今天的法國、德國(大部分)、義大利(大部分)、瑞士、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匈牙利、西班牙(部分)等國都處於他的統攝之下。其規模和影響力在當時地球上只有東亞的大唐帝國和西亞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堪與匹敵(當然,查理帝國的科技文化水平遠不如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還是“野蠻落後”的狀態)。
看著如此龐大雄壯的帝國,查理心花怒放激情噴發,他覺得“國王”這個頭銜已經和他的身份不搭配了,他決定“升級”。
公元800年,也就是中國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的那一年(唐德宗李適時代),野蠻人查理來到羅馬,在聖彼得大教堂由教皇利奧三世代表“上帝”加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法蘭克王國“升級”為查理曼帝國,也稱“加洛林帝國”,從此查理也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當上皇帝后的查理曼似乎對戰爭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此後再也沒進行過什麼大戰,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於發展文化,這個“野蠻的統帥”成功“轉型”為“文明的使者”。
查理曼對文學藝術的愛就和昔日的他對戰爭的愛一樣炙熱。在和平安逸的日子裡,查理曼設立了宮廷學院,把帝國各地的學者召來大搞“百家講壇”,並派人蒐集和抄寫古典著作,收藏大量珍貴書籍,他還興辦了好多學校,讓貴族子弟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且自己帶頭學習讀書寫字(但還是不太會寫字)。查理的文化業績史稱“加洛林文藝復興”,他為基督教文明、日耳曼文明和羅馬文明的融合發揮了巨大作用,而這些東西都是歐洲文明的基礎。當然話又說回來了,雖然查理曼帝國呈現出一派朝氣蓬勃的“文化熱”,但它的文化和同時代中國唐帝國燦爛的文化相比,依然屬於菜鳥級別。雖然當時的唐帝國內憂外患不斷,但科技文化依然是世界領先。當時諸如白居易、韓愈、柳宗元這樣的文學高手,在查理曼帝國是找不到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