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陶本伯格有些後悔,為什麼不學鄧肯,從一開始就把要做的東西公諸於眾。可是,有什麼可以宣佈的?鄧肯的挖掘有的可說,他從病理樣本庫找到幾份1918年流感病人肺部切片,媒體會感興趣嗎?到現在就更不能說了,經過一年的嘗試後一無所獲,怎麼能說得出口哪?

沒想到,鄧肯行動的喧譁給陶本伯格帶來了好運,他們於當年八月獲得了突破,一旦突破了,就進展得非常迅速。

陶本伯格想,現在是不是應該公佈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界也變了,變得越來越利慾薰心了。

不過,科學家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也希望過富裕的生活,也有出名受關注的願望。科學早已不是一小撮富家子弟業餘愛好了,而成為了一門職業。成為一名科學家,必須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以陶本伯格為例,上完大學後要去讀醫學院,而且拿到雙博士,才能確保在這一行站得住腳。

僅僅站得住腳還遠遠不夠,要能夠拿到課題經費。美國雖然課題經費不少,可是申請的人更多,你能夠想到的地方別人早就想到了,必須要有高人一等的東西。經費的分配上是三六九等,名人拿走了大頭,剩下的人只能去強殘羹剩飯。沒有錢,不管你有多好的思路,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經費充足,首先要成名。

科學上的名氣不像網路上的炒作,總得有點真才實學。一種是像陶本伯格那樣兢兢業業,等到拿出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後成名。另外一種是像鄧肯那樣靠輿論的注意而快速成名,此外還有一種是像赫爾汀那樣,視浮名如糞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