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普的實驗很簡單,就是從病豬粘膜取來樣本,把細菌過濾掉,然後給健康豬接種,看看能不能發病。但是這項簡單的實驗卻把他累苦了,他成年累月地從病豬那裡取樣,過濾,給健康豬接種,可是除了出現發燒、咳嗽之外,沒有一頭豬得流感,而且流感嗜血桿菌還是經常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蕭普依然很固執地認定病毒才是流感的病原,因為流行病學觀察證明了這一點。
科學的成功很多時候就是要靠一根筋。
不過,一次又一次失敗,連一根筋到最後也動搖了。
在又一次失敗之後,蕭普突然想到。是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
過去一直認為,每一種傳染性疾病都有單一的病原。但是,有沒有可能流感的病原不是一種,而是兩種或者多種哪?
於是蕭普把過濾後的提取物和流感嗜血桿菌一起給豬接種,結果豬不僅患了流感,而且還出現嚴重的肺炎,蕭普認為,豬流感沒有單一病原,必須在病毒和細菌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才能感染。
1931年,劉易斯去世兩年後,在同一期《實驗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三篇蕭普的論文,其中一篇,蕭普將劉易斯列為第一作者。這三篇論文都是有關流感的,蕭普在論文中用幾年的實驗證明豬流感的病原是病毒,當僅僅有病毒只能引起輕度症狀,在流感嗜血桿菌存在的情況下則會出現嚴重症狀。目前還不知道是人把流感傳給豬,還是豬把流感傳給人,但蕭普傾向於前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