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他還會給公爵——那時已經是“洛倫佐一世”了——寄去自己的素描,畫紙背後是幾行詩句,內容大多是請他儘快回到自己身邊。
鑑於我們對這位大師的個人生活一直所知甚少,我可以宣告:他在感情上對洛倫佐美第奇的忠誠,是已知關於他最確鑿的事實之一。
在這之後,我開始留意許多此前從未注意過的細節:部分博古學家一直認為博納羅蒂的“雕塑語言”中暗藏著同性之愛的傾向(從前我一直覺得這是無稽之談);我們知道博納羅蒂寫過一些愛情詩,但在生前從未公開發表過它們,這些詩的原稿都是人們在他死後從美第奇宮中發現的;洛倫佐的獨子、後來成為教皇的朱利奧美第奇(人們對他血統的爭議延續至今)對博納羅蒂的深厚情誼,似乎比起門客而言,他們的相處方式更像親人;當然,還有沒人可以忽略的——喬萬尼與洛倫佐葬在美第奇家族禮拜堂中的同一個墓室裡。我曾以為這是大貴族向藝術家顯示恩寵的方式,畢竟洛倫佐的祖父與大名鼎鼎的多納泰羅也是這麼做的。但在我看過這些信之後,當我再度走進這間墓室(這已經是佛羅倫薩頗受歡迎的景點了),我會忍不住想,洛倫佐的壁棺是否顯得過於寬大了——在並排而列的兩具石棺中,是否有一具是空的呢?
我開始想象,在他們的青年時期,激情是如何震動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又是如何秘密地相依為命,歲月的枝椏如何緊密交纏,直到有人先行死去。博納羅蒂活到了八十二歲,這在那個時代是罕見的長壽。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各地君主對他的邀約也從未停止;但是從聖歷八十六年開始,他就再也不曾離開佛羅倫薩一步——要知道當他年輕時,他一直是藝術家中的漫遊者。這畫地為牢的四十年至今仍是學者們探討不休的謎,但我想我已接近了答案:正是在這一年,洛倫佐美第奇去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