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2-26 12:16:00
第三十五章 名實之分
我說:“靜修法師,和尚在外貌上的最大特徵就是剃光頭,你的頭髮這麼長,怎麼看也不像個僧人啊?最起碼在外表上是如此。”
靜修拂了拂長髮,說:“按照佛教的說法,頭髮是人世煩惱和錯誤習氣的一種象徵,剃去頭髮就是剪去煩惱,消除舊的習氣。剃去頭髮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去掉驕傲怠慢之心。可是,凡事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躲進墳墓裡清修,與世隔絕,塵世煩惱和不良習氣我已完全斷除,更談不上有驕傲怠慢之心。所以剃髮還是蓄髮,對我的修行來說已不重要,僅僅是形式上的問題。我認為,剃光頭的未必是和尚,和尚未必要剃光頭,是真和尚還是假和尚,不要看他的外表,而要看他的內心。在來九華山之前,我曾在少林寺裡修行了三年,我和少林僧人過著完全一樣的生活,但我不穿袈裟,不剃光頭,每天都有人問我到底是不是出家人,我都被那些人問煩了。我說我是蓄髮僧人,布衣和尚。我蓄髮是為了明志,不穿僧衣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無分別心,佛教的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眾生無別,眾生都無分別了,幹嘛還要在衣著上區分出家眾與在家眾呢?出家還是在家,關鍵要看他的思想和心靈,而不要只盯著他的頭髮和穿著。古代的莊子,人們說他是道家,可他的思想和佛教思想可以說沒有區別了,看其本質,說他是佛家也未嘗不可。二者的思想精髓都是辯證法,二者都有很強的生命意識,都主張要敬畏生命,都倡導簡樸低調的生活方式。可以說道家和佛家在絕大多數問題上的認識都是不謀而合的。道家是名道家,給他貼上佛的標籤不也行嗎?佛家是名佛家,給他貼上道家的標籤不也行嗎?莊子是名為道,實為佛。佛陀是名為佛,實為道。名號只是個標籤,不代表本質。標籤可以隨便貼,而本質是一樣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