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道人微笑著說:"還是我方才說的兩句話,岐黃可醫身病,黃老可醫心病。有的身病起源於心病,故還得治本才能奏效。

大爺回去後,多讀幾遍《道德經》和《南華真經》,深思反省,再益以所開的處方,自然身病心病都可去掉。"

曾國藩又鞠一躬,發自內心地說:"多謝了!"

醜道人說:"時候不早了,大爺兄弟也請回家,貧道今日和大爺兄弟一起離開碧雲觀,回廬山黃葉觀去,從此採藥煉丹,不復與世人交往矣。"

說罷,和曾國藩兄弟走出碧雲觀,稽首告別,飄然北去。

曾國藩望著遠去的道人,又一次覺得那灑脫的步伐也似曾見過。

二 曾國藩細細地品味《道德經》《南華經》,

終於大徹大悟

曾國藩回到荷葉塘,關起門來,一遍又一遍,反反覆覆地讀著醜道人所送的《道德經》。果然如道人所言,此時重讀它,似覺字字在心,句句入理,與過去所讀時竟大不相同。

曾國藩早在雁門師手裡就讀過《道德經》。這部僅只五千言的道家經典,他從小便能夠倒背如流。進翰林院後,在鏡海師的指點下,他再次下功夫鑽研過它。這是一部處處充滿著哲理智慧的著作,它曾給予曾國藩以極大的教益。類似於"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格言,他篤信之,謹奉之,而對於該書退讓、柔弱、不敢為天下先的主旨,仕途順遂的紅翰林則不能接受。那時的曾國藩一心一意信仰孔孟學說,要以儒家思想來入世拯世。對自身的修養,他遵奉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對社會,他遵奉的是"以天下為己任"。也正是靠的這種持身謹嚴,奮發向上,關心國事,留意民情,使得他贏得了君王和同僚的信賴,在官場上春風得意,扶搖直上。咸豐二年間,正處於順利向上攀援的禮部侍郎,堅決地相信"治亂世須用重典"的古訓以及從嚴治軍的必要性,遂由孔孟儒家弟子一變而轉為申韓法家之徒。他認為自己奉皇上之命辦團練,名正言順,只要己身端正,就可以正壓邪,什麼事都能辦得好。誰知大謬不然!這位金馬門裡的才子、六部堂官中的幹吏,在嚴酷的現實中處處碰壁,事事不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