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10-09-25 10:18:55
【連載427】17.08六言六蔽
【原文】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對曰:“未也”。
“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思考與隨想】
因為前面對孔夫子提意見的都是子路,所以感覺這一章孔夫子的話似乎也就有了為自己辯護的味道了,但是實際上又不是,這也許正是《論語》編輯者的用意之所在吧。
這一章在一開始就有了教學記錄的意味了,語言非常的口語化。
先是孔老夫子對子路說“小由啊,你聽過‘六言六蔽’的說法嗎?”
“沒有”子路回答道。
然後孔子就說了“坐下,聽我跟你說……”。
呵呵,這樣的場景我們也都不陌生,和我們熟悉的上學時候的場景也真的沒有太大的區別。回憶我們小時候的樣子,有時候想想一生中遇到一個好老師也真的是不容易的事情。在後世的那種“師道尊嚴”的環境下,還真的沒有幾個能像孔夫子這樣教學的。“教”和“學”兩方面似乎都做不到。孔子的一個“居”字,已經是很不簡單了,“居”就是“坐”。按照當時的傳統,老師說話的時候,弟子們是要侍立在兩旁的,不是每一個老師都能讓學生們坐下聽講的,一個“居”字,將學生們和老師的距離拉成了平等。“師道”當然是要有“尊嚴”的,可是這種“尊嚴”卻不能建立在威權或者地位上的不平等之上。在前面的幾章我們都看到孔子的弟子們是經常的和老師唱反調的,對於老師的“錯誤”或者“失誤”也都是毫無保留的指出的。師生之間本來就應該是如此,老師想要說服和教育學生,靠的是道理,而不是靠著“老師”這個名義。就是這一點,在後世的儒家中,在後世的“教育”中竟然也成了罕物,老師的權威都是不容任何挑戰的,結果就是如九斤老太太過年一般,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