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完顏亮還未渡過淮河時,劉錡就已經率本部人馬渡過了長江,進入淮東的揚州,然後傳令給建康府都統制王權,命他帶兵去守廬州,負責淮西的防務。然而王權畏敵如虎,死活不肯渡江,最後是在劉錡的再三催促下,這才帶兵慢慢悠悠地來到了廬州,進城沒幾天,金軍就已經渡過了淮河,王權聞訊撒腿就跑,帶兵退屯至昭關(今安徽含山北),不等站穩腳跟就再次南逃,結果半路被金軍的騎兵追上,殺了個大敗虧輸,被金軍一路追殺到和州(今安徽和縣),所有器甲糧草都落入了金軍之手,宋軍為爭渡長江而自相踐踏,死者不知其數,氣得將士們都指著王權破口大罵,可是已經沒有用了,淮西之地已全部被金軍掌控。
就在王權兵敗的同時,劉錡還在淮河南岸阻擊金軍,金軍人多勢眾,劉錡雖在清河口小勝一場,但最終也沒擋住金軍渡河。十月十六日,王權兵敗的訊息傳了過來,劉錡聞訊急忙後撤,一直退到揚州準備守江,怎奈年老體衰,加上著急上火,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又得了重病。劉錡只好率軍撤出揚州,留權都統制李橫率一萬兵退守揚州之南的瓜洲渡,自己率餘部渡江回到鎮江府,等到十一月初,金軍派重兵攻打瓜洲渡,宋軍大潰,李橫拼死力戰,僅以身免,只好逃到江南,這樣兩淮地區均告失陷,。
仗打到這裡,似乎大局已定,儘管此時宋軍水師在膠西海戰中幾乎全殲了金軍的水師,而金軍中、西兩路軍又始終沒有進展,可是完顏亮在東部戰場上已經擊潰了宋軍的主力,全面控制了長江北岸,隨時都可以渡江,金軍距離最後的勝利只差一步,無怪此時完顏亮躊躇滿志地賦詩一首道:“萬里車書已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這首詩確實是好詩,看得出來完顏亮確實是豪情萬丈,有心一統天下,學秦始皇搞書同文、車同軌,而且從當時的情況看,完顏亮離這個目標已近在眼前了,誰知就在此時,卻突然出現了意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