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秦路軍在前面帶頭,帶著孝眷人等圍著壽木轉一圈。因為剛大家聽了祭文。心情正處在悲傷中,這時又與遺體作最後告別。心哪有不傷!情哪有不悲!大家哭得昏天黑地的。
告別遺體後,蓋上棺木,並密封上。這時外面響起了鞭炮聲。
按照議程,應該送亡人上山了。因為看了時辰的,雖然時辰取在午時,這裡離墳山也不算遠。但是,我們這裡講抬壽木的排場,需要12個抬工抬著壽木在村裡饒很大一個圈,然後再返回到墳山處。於是,大家做好出發的準備。抬工們已到了院中,先將壽木上罩了漂亮的喪罩(由各式紙花編制而成的罩子)。然後抬工開始綁抬槓。為秦家主事的人在安排哪些負責拿花圈,哪些負責拿祭祀品全套。哪些負責沿途放鞭炮等工作。
隨著轟鳴的鞭炮聲響起,抬工門也響起了號子,並抬起了壽木出發。天陰沉沉的,似乎有下雨的徵兆。不過,對於送葬來說未必又不是一件好事。
走在最前面的是拿花圈和祭祀品的。其次是三個孝子,分別是秦路軍、秦路祥、秦路洪。秦路軍抱了靈盤,秦路翔拿了引路幡,秦路洪抱了遺像。走在壽木後面的是一群孝男女以及親朋好友。人員眾多,隊伍浩大。
送葬路上我是沒什麼事的,於是我跟秦香凝並排著走著。每到抬工換肩或者歇氣的時候,孝男女都需要跪於地上等著。這幫抬工隊伍是遠近很有名的,他們抬的技術非常好,號子也很響亮。在農村,一般對講排場家的人送喪葬,都會吸引不少村民前來觀看。看抬工的亮點還是看其走轉角。轉角是很考抬工手藝的。一般會故意找些這樣的轉角來讓他們表演,轉角接近於直角。看抬工手藝好不好就在這裡能體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