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從表面上看,帝國主義列強仍然統治著世界,戰勝國設計並重新瓜分了地球資源。但戰後人類的進步過程得到了空前的大發展,特別是出現了兩股巨大的政治力量,讓帝國主義者本身也無法掌控:一個是無產階級革命,一個是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運動。這些一戰的勝者王侯們精心設計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搬起了石頭砸自己的腳。戰敗的德國不堪忍受屈辱苛刻的和約,一定要東山再起,報仇雪恨。而戰勝的義大利和日本貪心不足,覺得分贓太少,伺機重新洗牌瓜分世界。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涅槃之時,怨不得日本人的智慧低下。先是軍閥割據,後有南北政權,孫中山先生倡導的三民主義,建立中華民國政府的夙願,隨著他本人生命的終結而變為海市蜃樓。本來起初的國民黨和***兩支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新生力量,完全可以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力挽中華之頹勢,無奈兄弟倪牆,同室操戈,使得日本野心越發膨脹,舉國瘋狂,不計後果,欲以瘋狗之勢,鯨吞沉睡巨獅。怎奈大好河山破碎,飽受瘋狗的蹂躪,野獸般的摧殘。涅槃將止,重生在即。
提起中國的這些往事,總讓人很受傷。“團結”,在下看來,才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基石。至今在中國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不知各位看過有什麼感想。反正在下認為這是一句空話,倒不如退而求其次,讓“中國人民大團結”起來更加實惠些。當然境界不同,提出的口號迥異。咱沒有那麼遠大的目光,只希望炎黃子孫,無論在哪裡,都有一種向心團結的精神。在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面前,任何不同政見,私仇恩怨,集體利益,個人榮辱又能算得了什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