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7-05 20:52:23
水晶行業前景如此不明,水晶節的停辦也在情理之中,一九九三年的第三屆水晶節沒有如往常一樣被提到縣委的議程上來。廖志開的水晶城門可羅雀,他整日唉聲嘆氣,賀芹的水晶發展大計成了笑柄,她表面上堅強如初,內心裡也對自己開始了懷疑。
正當愁雲慘霧目漸瀰漫之時,一個叫霍如春的水晶商販透過自救式的水晶雕刻件行動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整個水晶行業。
水晶的大氣候不好,商販的小生意自然不好做。霍如春經營水晶生意近十年。之前水晶行業雖然發展緩慢,但由於政府沒有刻意宣傳,從事得人較少,因此霍如春儘管發不了大財,還是能保持一日三餐不愁。後來政府大力推廣水晶,懂行的不懂行的,全約好式地往水晶行業猛扎。這裡面魚龍混雜,有的人誠信經營,有的人則坑蒙拐騙,一時間泥沙俱下,讓政府好不容易喊出的口號“晶都水晶甲天下”成了“假天下”。後來的從事人員游擊隊式的,一擊不中,趕快化整為零變為老行當,或種地或上班,繼續生存。先前的從事人員如霍如春,則是僱傭軍,除了經營水晶別的什麼也不會。面對日期漸慘淡的經營狀況,霍如春乾脆收了攤位,回家閉門苦思。思則變,變則通,機會就這麼來了。
霍如春帶上幾塊水晶原石,騎了半天腳踏車來到晶都南部的沭陽縣烏有鎮,他要做些水晶雕刻件,以提高水晶的文化藝術含量。烏有鎮盛產石材,當地碑刻堪稱一絕,從事人員已從政府延伸到民間,製作工具也從傳統的錘頭、鋼鏨發展為機床、小型電動工具。如春找到一家碑刻加工廠說明來意,廠長一口回絕,理由是水晶珍貴若有損壞賠償不起,另外水晶硬度高、脆性大,稍有一慎就分崩離析,自己也不想壞了東西折了自己的名頭。如春怎麼不知道水晶這些品性。他對廠長說,水晶真要損壞他無怨無悔,製作時可如切割水晶眼鏡那樣,剛鏨邊旋轉邊澆水降溫。坊主堅辭不允。如春見沒法說動廠長,只得告辭退出。如此找了幾家,直到一家新開的碑刻小作坊為了開張,才接下他的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