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替代工業化還算比較成功的,農業就更慘了:由於拉丁美洲根深蒂固的大地產製,土地集中的現象非常嚴重:1950年代,5%的拉美人口占有了80%的拉美土地。即使是到了到處革命的1960年代,仍然有1800萬農民(相當於拉美農村人口總數的63%)一寸土地都沒有,另外的550萬人擁有的土地不夠維持生存的;土地足夠維生的有190萬人,剩下的人土地過剩(就是說沒有充分開墾),其中10萬人擁有的土地遠遠超過平均水平。
土地分配不均衡,開墾率也就很低: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土地的開墾率只有10%,比如1960年的哥倫比亞,大地主佔有了全國耕地的70&,卻只開墾了6個百分點。
日期:2010-04-27 22:45:33
(209)
這麼一來,拉丁美洲農業結構畸形的毛病就改不了了:比如智利,1940年從農業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到了1955年,農產品進口額達到全部進口額的25%,靠挖礦辛辛苦苦賺來的外匯,有18%就消耗在了進口農產品上面。而到了1965年,整個拉美用來進口糧食花的錢,相當於全部進口額的20%。
農業產品單一化的情況也很嚴重:1960年,光是咖啡這一種產品,就佔了哥倫比亞出口額的67%,薩爾瓦多的42%,巴西的41%,海地、瓜地馬拉和哥斯大黎加的30%以上,剩下的,除了大名鼎鼎的香蕉以外,蔗糖、可可、小麥、牛肉、羊肉和羊毛就囊括了拉美其餘幾乎全部的農產品出口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