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經常隨曹操出兵打仗,雖然也安馬勞頓,估計沒受過多少苦,也沒殺過幾個人,自然有人出面照應,安逸生活對人的性格也是有影響的。曹丕不是苦孩子出身。
經過千迴百轉的爭儲競賽後,終於鬆了一口氣,公元220年繼承魏王,當年10月,逼勸漢獻帝“禪讓”,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后,幹了若干好事和若干次事:
1.沒殺漢獻帝,並封山陽公。(後來嵇康就曾在山陽隱居)
2.繼續執行曹操倡導的“屯田制”,進一步發展經濟。
3.征服了北方的鮮卑族,穩定了邊疆局勢。
4.重視農業生產,與民休息,使後來的國庫充盈,國力增強。
5.輕刑罰,薄賦稅,實際上執行類似漢文帝時期的“無為而治”。
6.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詩歌、賦都有標榜之作。
7.曹丕所著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篇文學理論批評專著。
1.毒死其弟曹彰,險些害死曹植。
2.賜死夫人甄氏,死後還“披髮覆面,以糖塞口”,為的是避邪,怕甄氏冤魂索命。
3.曹操死後,偷偷地將曹操原來的妃妾運過來,梅花二度。
曹丕風流倜儻,絕對是個性情中人,有“草根情結”,沒有太多做作,平易近人,當時和很多人關係處得非常融洽,尤其是與“建安七子”的關係就是朋友。經常與他們聚會,飲酒賦詩,談天說地,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是文人間的那種朋友關係,當時曹丕是文壇領袖,兼職作家協會主席,歷代皇帝中,可能只有曹丕能做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