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註釋]
三王:指禹、湯和周文王,歷史上的三位明君。
彌:弱
太蒼令:指漢初的名醫淳于意。
遞:在這裡指押送。
煢煢(qiong):憂傷。
詣闕:指給當時的皇帝漢文帝上書。
雞鳴:《詩經》當中的一首詩,本句是指要求見皇帝。
晨風:《詩經》當中的一首詩,本句是指向皇帝訴冤。
憒(kui):糊塗。
緹縈:淳于意的小女兒。
下面是這首詩的翻譯:
前2句的意思:三王(禹、湯和周文王)延續下來的德政幾乎沒有的,對獄人只知道用肉刑。
第3至14句,說得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記載在《史記》中的“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文帝四年,有人上書狀告淳于意(倉公),結果淳于意被押至京城,當時淳于意有5個女兒,嚇得大哭,淳于意大恕:“沒有兒子,關鍵的時候真是不行啊!”。小女兒緹縈聽到父親的話,受到刺激,跟隨淳于意一起來到京城。上書漢文帝,說願意入宮為婢,以免父親受皮肉之苦。漢文帝被緹縈感動,當年便免去了肉刑法。
第15、16兩句,感慨芸芸男性眾生們,還不如一個女子緹縈。
[關於作者]
班固的父親是班彪,班彪當時是大儒,勸說竇融歸順了劉秀,在劉秀平定四川的過程中立了大功。
班彪好史,遺憾司馬遷的《史記》只寫到了漢武帝,於是補遺作《後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