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袍哥這個名稱,一說是從《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演化出來的。一說是根據三國時,關二爺被逼降曹後,不忘大哥劉備贈袍之義這段典故而來,是以,袍哥又稱“漢留”,意為從漢朝遺留下來的精神氣節。到民國元年(1911年),袍哥更是深入各州、府、縣、場鎮、鄉村,到處開山立堂,風頭一時無兩。當時民間流行兩句口語:“明末無白丁,清末無倥子(倥子:指沒嗨袍哥的人)。”可見一斑。

袍哥各堂口(公口)一般分為十排:頭排有龍頭大爺(舵把子)、執法大爺(負責賞罰)、閒大爺(多為有錢人家擔當,大多隻出錢,不管事,珠溪河李三家老大便是“六和社”的閒大爺);二排為避關公關二爺的諱,一般不設,有的堂口設一個不管事的聖賢二爺,多為德高望重之人擔任;三排為當家三爺,是碼頭的重要人物,主要負責堂口的執法、解決和別的堂口之間的紛爭;四排因趙子龍雖然沒有桃園結義,但袍哥們敬其忠勇,把他排在劉關張之後作了老四,避其諱不設;五排稱管事五爺,分內管事、紅旗管事、黑旗管事、幫辦管事、閒管事;六排為巡風六爺(負責放哨巡風,偵查動靜,通風報信);七排因羅成乃隋朝第七條好漢,先是賈家樓聚義,後來領兵攻打瓦崗山,被視為叛徒,也不設;八九因楊家將八姐、九妹之嫌也不設;十排又稱老么,分鳳尾老么、執法老么、跑堂老么——但這些不是定論,各堂口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定,一些小堂口除了龍頭大爺外,只有一個管事舵爺,也是有的。袍哥堂口內,從舵把子到老么,皆以兄弟相稱,並無尊卑貴賤之分,總稱為“一條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