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要問了,這個女人到底啥子人哦,平常百姓見了馬隊長這樣的丘八,躲都躲不贏(躲不迭),她啷個還主動去招惹他呢?這裡老狼少不得要交待一番:這個女人本姓餘,排行老么(最小的孩子),人稱餘么妹兒,威遠連界場人,自幼張巴(行事張揚、輕浮)。十三歲那年,被鄰居一個四十來歲的光棍,用一盒合川桃酥,騙了女兒身,不料被人撞見,老光棍被捶(打)得半死,遠走他鄉。餘么妹兒卻好像嚐到了甜頭,不但不事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到處逗貓兒惹火(惹是生非),招蜂引蝶,壞了名聲。是以儘管生得花容月貌,周圍團轉卻無人敢上門提親。屋頭媽老漢兒(父母)氣得莫法,狠狠捶(打)過幾回,餘么妹兒卻依然故我,媽老漢兒莫法,眼看著年齡大了,好歹託了遠在珠溪河的遠房親戚撮合,嫁到珠溪河謝運全家做了兒媳婦。謝家幾代都是手藝人,做得一手好豆腐,他家的豆腐綿而不老、嫩而不散,在珠溪河十分搶手,家裡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奈何謝家人丁不旺,到謝運全已是三世單傳,謝運全娶妻雖早,卻一直無出,四處求醫問巫,燒香拜佛,花了不少冤枉錢,總算有了結果:臨近四十那年生了兒子謝大娃,婆嬢(老婆)卻難產死了。這謝大娃生下來就是病秧子,一天到晚和藥罐罐打交道,謝運全雖然有點積蓄,也遭不住(經受不住)這樣整法,日子越過越緊巴。謝大娃到了成家年齡,找人提過幾次親,女方一看謝大娃那副風都吹得倒(能吹倒)的樣子,哪敢上門?幸好雞公山餘二娘保媒,才娶了餘么妹兒進門。餘么妹兒嫁到謝家,改姓謝後,一開始還能安分守己,深居簡出,不事張揚,奈何謝大娃體質衰弱,床第之事滿足不了她,故態復萌,不管謝大娃意下如何,把一頂頂大小不一的綠帽子硬給謝大娃戴上。謝餘氏剛來時,謝運全看她模樣周正,本指望她能給謝家生個一男半女,續了謝家香火,不想來了這麼個貨色,把祖宗的臉皮都臊完(丟光)了。實在氣不過,打她兩下,她就放刁耍潑,弄得滿街上都曉得,而且支到(慫恿)野男人來找自己麻煩,氣得謝運全經常茶飯不思,寢食難安,時間一長,得了嘔氣傷肝,一病不起,拖了不到半年,吐血半升,含恨西歸。謝運全死後,謝大娃傷老父身故,病勢加重,不治,也隨老父去了,這謝餘氏也就成了謝寡婦。可憐謝家,幾代單傳,終於絕後。謝家父子去後,謝寡婦嫌豆腐坊風水不好,賣了豆腐坊,自己另買了一個店面,賣起了雜貨,加上賣豆腐坊餘下些錢,維持生計倒也不在話下。沒了謝家父子羈絆,謝寡婦更是了不得,也不打算再嫁,一天到晚(成天)勾三搭四,朝秦暮楚,雖不說夜夜新娘,隔三差五換個男人,倒是稀鬆平常,引得鎮上狂蜂浪蝶、光棍鰥夫,蒼蠅一般圍著她亂轉——就連老實如朱大哥,也遭了她手段,失了一回足,謝寡婦還因此和朱么爺結了仇——這謝寡婦有個外號,叫“向陽花(向日葵)”,那是街上一些浪蕩男人給她起的,明裡誇她生得如花嬌豔,暗裡卻是說她性情淫蕩,四處勾搭,你想那向陽花一天到晚圍著太陽轉,不是在找日是啥子?但當了她的面,仍然叫她謝嬢(阿姨的意思)、謝么娘,野男人們則稱她謝么妹兒。謝寡婦雖然淫蕩,倒也不敢招惹李三家、羅三爺等有頭有臉的人家,那日見了馬隊長,雖然醉的歪歪倒倒,但見他一身軍服,模樣也還周正,和平日裡那些頭裹白布、身穿短襟大褂的漢子相比,另有一番味道,不由起了淫心,留了歪意。老狼年少時常聽老輩人說起“向陽花”;雖然不曉得這女人究竟長得如何,但擺她龍門陣的老人雖是年逾花甲的老者,“向陽花”也作古多年,說起她,仍然個個兩眼放光,嘖嘖有聲,由此可見一斑。及老狼長大成人,忽發愚想:這“向陽花”真是生不逢時,放到當今,以她的姿色和勾人本領,做了哪個達官要員的二奶、三奶,豈不要風得風、要雨有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