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鋒——Power Forward(簡稱PF),傳統上講,這個位置只是中鋒的附屬品,負責一切內線的髒活累活,擋人搶籃板,協防補位,等等。而在進攻端?他們原本只負責搶下進攻籃板後完成二次進攻,這理應是他們基本的得分方式。然後?負責掩護就好了。因此,在進攻端強到逆天的得分型大前鋒卡爾馬龍儘管好像偏離了大前鋒應該只幹髒活累活的傳統,但實際上,他並沒有歪掉,因為,他的得分方式其實還是以掩護之後的進攻為主——擋拆,這是籃球中最簡單也最複雜的掩護方式。當然,至於以後的蒂姆鄧肯、克里斯韋伯、凱文加內特亦或是德克諾維斯基之類,我們以後會詳談——基本上,他們都不是古典的大前鋒。
小前鋒——Small Forward(簡稱SF),這個位置的球員簡單說他們的功能就是在翼側想盡一切辦法將籃球弄進籃筐,他們需要最出色的持球進攻能力,不論是中遠距離的跳投,還是切入技巧,他們理論上都需要是球隊最好的。因此,最經典的小前鋒就是以得分為第一目標,至於組織?這不是他們該乾的事兒。大鳥?皮蓬?希爾?LBJ?老實講,他們都已經歪掉了——我們以後談。
控球后衛——Point Guard(簡稱PG),該位置的球員理論上是球隊的組織核心,他們是場上的節拍器,在弧頂拿球控制一切,選擇球隊的進攻線路,將球傳到最合適的位置,這次傳球可以是一次助攻,但也可以不是,但是,最終目標是,讓球隊的進攻運轉起來。關於控衛的問題,我們以後還會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