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英的慷慨陳詞並沒有給春申君的失敗提供有力的開脫理由,但是春申君仍然從朱英的分析當中受益匪淺,既然楚國惹不起秦國,那不如躲起來。儘管當時春申君因為在函谷關的慘敗而遭到了楚考烈王的嚴厲批評,然而楚考烈王並沒有免去春申君的相國職位。當時的春申君雖然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但是他在楚國的政治影響力仍然非常強大。很快春申君說服了楚考烈王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策,楚國從陳遷都到了壽春,並將壽春命名為郢。春申君能夠順利說服楚考烈王放棄原來的都城是因為當時的陳就是楚國的首都郢都的所在地,楚考烈王不得不考慮楚國首都的安全。根據朱英的分析,秦國一旦佔領魏國的許和鄢陵,則楚國的首都就失去了可以據險堅守的屏障,因此雖然楚考烈王對春申君已經失去了絕對的信任,但是在遷都這件事上楚考烈王仍然接納了春申君的建議。根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了發生在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楚國遷都的大事件,“王東徙壽春,命曰郢”。楚國原來的首都位於今天的湖北境內,緊鄰位於今天河南境內的魏國,因此當魏國危在旦夕的時候,楚國的首都就門戶大開,無險可守。楚國向東遷都以後,首都就搬到了位於淮河南岸的壽春,壽春地處今天安徽壽縣境內,北邊靠近當時的齊國,東南方向則貼近春申君的封地、位於江東的吳。遠離了包藏虎狼之心的秦國,而與奉行和平發展國策的齊國作鄰居,這不僅使得楚國的首都躲開了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災難,而且也讓春申君的封地變成了首都的後院,——這真是公私兼顧、深謀遠慮的一次遷都,春申君與楚考烈王皆大歡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