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古江的彪悍民風、古江人的火爆脾性是有淵源的,這裡離曾國藩的家鄉不遠,古江人的祖輩不少都參加了湘軍,扎硬寨、打死仗,手上沾了髮匪的血,當然也有人仰慕天父天兄,替天行道,剷除了不少清妖。到了國內革命戰爭的年代,古江的山區成了革命根據地,出了不少元勳和英烈,古江的多處故居、紀念館、紀念園就是他們的豐碑。文丨革丨時期,這裡鬧派性、搞武鬥也是轟轟烈烈、鼎鼎有名。仗打完了,階級鬥爭也搞完了,人們忽然間覺得無比輕鬆,秦裕生見證了古江鋼球廠牆壁上“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標語被抹去,街上的顏色也慢慢多了起來,不再只有藍色的中山裝和黃色的軍裝。
可有一句話是怎麼評價國人來著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亂。這個說法沒有經過論證,但古江鋼球廠可以作為一個縮影和例證。以模具車間黃一民為代表的一批人挑燈夜戰,惡補了一陣功課,如願考上了大學。黃一民拿到入學通知書以後很自豪地說:“我就跟你們說過我不可能當一輩子工油子的,天之驕子啊,天之驕子。”上世紀八十年的大學生確實是被稱作天之驕子,所以難怪黃一民幾乎欣喜若狂、得意忘形。和秦裕生關係一直不錯的陸文安等幾個有海外關係的職工千方百計出了國,以前人們生怕扯上海外關係,現在卻成了一個資本,一筆財富,想攀都攀不上了,一時間人們各顯神通,紛紛去追尋自己的美好生活。以上這些人都算是有本事、有門路的,而芸芸眾生畢竟是多數,長期籠罩在人們頭上的緊張的政治空氣一經散去,國家機器的控制一經放鬆,大多數人驀然之間似乎有點不知所措。膽子小的在觀望,毛主席說了“文丨革丨”這樣的運動和鬥爭要十年、八年再來一次,現在蹦躂得歡,秋後算賬可就麻煩了。膽子大的就甩開膀子幹了起來,辭了職幹個體去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挖到了第一桶金。而年輕人對於時代轉換的反應最為直接和敏銳,舞廳,霹靂鞋,希爾頓香菸、大卷發、喇叭褲,已然成了年輕的象徵與標誌。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同類項逐漸聚在了一起,也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干閒誕好事之人在一起紮了堆,這裡面有刑滿釋放人員、有待業青年、有問題少年、有不愛讀書的學生,有個體戶,也有上班的職工,總之是三教九流。古江鋼球廠就有不少這樣的人,成天沒正經事,東遊西逛,遊手好閒。起初這些人還只是幹些小偷小摸、小打小鬧的營生,喜歡坐在欄杆上光著膀子在喝啤酒、胡吹海侃,喜歡調戲調戲不認識的漂亮女青年,喜歡在舞廳爭搶舞伴,喜歡和廠外的人打架鬥狠,總之禍水流在外面,還有點兔子不吃窩邊草的意思,人家義大利黑手黨還不荼毒西西里島呢。可發展到後來就成了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廠裡的東西要偷、熟人也要騙、左鄰右舍也要打,兇暴惡劣的程度也愈加升級,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事情越來越多,鬧出了好幾條人命。鋼球廠的職工和家屬見了他們就如同見了瘟神,唯恐避之不及。秦裕生對這個現實有點看不懂,職工打車間主任,學生打老師,一句話沒說好就要拔刀相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就下得去手?而且下那麼狠的狠手?難道真是“換了人間”? 秦裕生覺得自己有點老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