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在《水經注》卷二十三記載:“譙城南有曹嵩冢,冢北有碑,碑北有廟堂,餘基尚存,柱礎仍在(《山海經》所記更詳,冢前樹雲頭璽碑,題雲:《漢故太尉費亭候曹公之墓》)。廟北有二石闕雙峙,高一丈六尺,榱櫨及柱皆雕鏤雲矩,上罘罳已碎,闕北有圭碑,題雲:《漢故中常侍長樂太僕特進費亭候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碑陰又刊詔策,二碑文同;夾碑東西列對兩石馬,高八尺五寸,石作粗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馬也。有騰兄冢,冢東有碑,題雲:《漢故穎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卒,而不刊樹碑歲月(經查漢史及《三國志集解》核實:穎川太守為曹褒)。墳北有其元子熾冢,冢東有碑,題雲:《漢故長水校尉曹君之碑》,歷大中大夫、司馬長史、侍中,遷長水,年三十九卒,熹平六年造。熾弟胤冢,冢東有碑,題雲:《漢謁者曹君之碑》,熹平六年立(謁者:漢時的一種官名)” 。
從這裡可以知道,曹氏宗族墓規模十分宏大,從墓群的龐大,可以想象當時曹氏家族的強大。依此看來,曹氏一族,除曹騰外,曹褒、曹嵩、曹熾、曹胤、曹鼎、曹瑜也都在朝為官。據確切的考古資料顯示,這個龐大的家族墓裡,埋著曹騰、曹褒、曹嵩、曹熾等人,他們都是曹騰的族人,他們之間的關係,這裡作以簡要介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