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往往夫妻關係和諧,家庭生活幸福的家庭對孩子的寬容性就強,孩子調皮行為就容易得到理解,孩子也就顯得懂道理聽話。因為他不會受到無緣故的傷害,也就沒有無緣故的怨氣,也就很少有無緣故的偏執。反之,如果總是受到無緣故的傷害和呵斥,那麼孩子情緒的積怨就會上升,孩子情緒理不順,就會找渠道發洩。而這些渠道總是非理性的,也許無言的對抗和讓家長不滿意或者傷害自身就是發洩渠道。
愛與被愛都很和諧的孩子是不會傷害別人和自己的,往往傷害別人和自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被傷害的領地。我們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就在於此。
2011-3-25 11:55:00
所以,要處理這個問題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那麼先把自己的情緒理順,如果要發洩,找個不相關的人發洩掉,不要找孩子發洩。
問題在於,我們情緒不順的時候總是想找自己最愛或者最愛自己的人發洩,好像傷害自己最親的人有些成就感一樣。那麼,找自己的愛人,不要找自己的孩子發洩。因為,愛人可以理解你,孩子此時只是一個被傷害的物件,而且是個無辜的物件。
2011-3-25 12:01:00
如果解決了上面的問題那麼我們談具體的操作模式
每個人的生活經歷體驗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因此,要理解一個人很難。同理,孩子的行為家長看不過很正常。這時必須有一個人做出讓步,首先理解對方,那麼誰讓步呢?很簡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