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7-30 10:00:00
《中國傷兵——三代軍人的絕對寫真》
文/北漂聯盟(戰爭傷殘軍人)
【每個國家都有“死穴”,尤其那軍事“死穴”,往往是 國家和民族的災難;更可悲的是,這種“死穴”在和平時期是許多人的盲點。
——沉重的題記】
1500名中國傷兵悲壯自焚
倖免者竟是一名好色之徒
【 之一】
世界最著名的敗退專家哈羅德•亞歷山大元帥,在成功地指揮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又於1942年3月飛奔緬甸戰場,擔負起協調8萬中國遠征軍、7萬英軍和2萬中英難民的撤退任務。
我們不能冤枉了亞歷山大元帥,他的使命可不是來率領撤退的,而是要組織仰光、仁安羌、曼德勒等一系列大會戰,痛殲入侵緬甸的10萬日軍。但是,緬甸就是緬甸,在緬甸戰區還有發言權的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帥蔣介石、美國中將史迪威,而那時,亞歷山大才不過是個中將,即便中國遠征軍的實際指揮官其軍銜也不在他之下,這一來,扯皮的事兒就來了,史迪威不服蔣介石,蔣介石不滿亞歷山大,中國遠征軍的前線指揮官杜聿明不從史迪威。戰爭這玩意,敵人最喜歡你扯皮,也就在盟軍就戰役方向、兵力部署吵吵嚷嚷的時兒,日軍突出奇兵,拿下了戰略要地仁安羌,這樣,非但打亂了盟軍的戰略意圖,還使十幾萬中英軍隊陷入了危亡境地。在撤退的路線上,亞歷山大顯示出了他的專家水準——避開日軍主力,直接進入印度,而且英軍也聽命了,成功了,但到了中國軍隊這方,問題又來了,蔣介石不讓往印度撤,要求中國軍隊“竭力還師”。杜聿明聽話,在迴路被日軍封死的情況下,不惜時間勘察歸國線路,而新38師師長孫立人就不聽那套了,帶著自己的兵馬順利撤到了印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