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樓蘭是個大國,當然沒有康居,大宛,烏孫這些國家大。但是也不小,西漢末年全盛的時候人口有一萬四千多,戰鬥人員近三千。現在也就千把人的作戰部隊。這些兵發動世界大戰差點,但對付往來的漢使、商旅是綽綽有餘。人數多的使團就通報匈奴的突擊隊,人數少的自己就處理了。漢使王恢一行就幾次深受其害。
由於它坐落在西域南北通道的交匯點上,是漢朝去西域的必經之路。無論出陽關還是玉門關,要一直到羅布泊才有水源,所以誰也躲不開。
在樓蘭、姑師看來這個生意不錯,既能討好匈奴,又能截殺漢使奪取財物,還沒風險。實際上也是不得不做,老大讓幹,不做行嗎?況且又沒風險,不幹白不幹。
唐朝王昌齡有詩提到樓蘭,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似乎樓蘭比較難打,真實的樓蘭之戰即不驚險,也不激烈,相反有些搞笑。
趙破奴曾經被封為從驃候,就是跟隨驃騎將軍侯。數次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屢立戰功,可謂深得霍氏兵法的精髓。樓蘭之役,親率七百精騎表演了一個精彩的斬首戰。
當然,沒有真的將樓蘭王斬首,只是直入皇宮抓住而已。於是,樓蘭就倒向漢朝。自此,樓蘭就開始了懸崖邊上的舞蹈,同時向漢、匈送出質子,一會倒向漢,一會倒向匈奴。
正如樓蘭王所說:不如此,何以自安?這就是小國的的悲哀。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樓蘭人的思想光輝,即使放在現在也不落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