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事對兩人的傷害雖然很深,但他們的關係畢竟非同一般,事後冷靜想想,又經朋友從中調和,於是都不同程度地產生了悔意。尤其是李鴻章出走後,還繼續深情地關注老師的安危,透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做他的工作,力勸其離開祁門,曾國藩不能不被其真情所感動,所以最後還是聽從了李鴻章的建議移師東流。李鴻章當然也很想再回曾國藩幕府,在湘軍進攻當時的安徽省城所在地安慶並連獲勝仗後,便寫信致賀。以曾國藩的歷練,一看便知此舉是李鴻章回心轉意的試探,於是捐棄前嫌,寫信邀其回營。李鴻章在江西無所事事地混了大半年之後,這匹“好馬”也吃“回頭草”,重新回到曾幕。

事實證明,李鴻章此舉不僅十分正確,而且絕對英明。回營半年後,曾國藩就授予他重任,派他回家鄉組建淮軍、馳援上海,稍後又推薦他出任江蘇巡撫,開始了他的“一生事業”。

日期:2010-10-10 21:16:35

縱是第一又如何

李揆,字端卿,出身隴西李氏,時稱“三絕”。哪三絕?一是門第。當時天下四大望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子弟坐得美官,士族爭相與之聯姻。這隴西李氏,便是四姓之首,望族之冠。二是人物。史載李揆美風儀,說白了,就是長得帥,是個美男子。三是文學。李揆當年考中進士後,被派到汴州做陳留縣尉。採訪使倪若冰知道李揆有才華,又出身名門望族,就留他在府中幫忙。正趕上郡府有事要向朝廷請示彙報,想找一個和朝中有交往的人,想來想去沒有比李揆更合適的,就派他去了。按照當時規定,各郡府姓李的官員向上呈報文書,都得先拜見宗正。當時的宗長是李璆。李揆拜見李璆時,恰逢朝廷百官為皇帝上尊號。李璆早就聽說李揆有才華,就請他代為起草三篇文書報給皇帝,寫好一篇呈報一篇。皇帝召見李璆說:“百官上報的文章,沒有能趕上你的,我非常欣賞。”李璆磕頭謝恩說:“這三篇文章不是我寫的,而是我的侄子陳留縣尉李揆所寫。”皇帝下令召見李揆,讓大臣出題考他的文才。這次考試共有三道題:第一題《紫絲盛露囊賦》,第二題《答吐蕃書》,第三題《代南獻白孔雀表》。李揆從上午十一點一直寫到下午六七點,筆不停揮,一氣呵成,總共只塗改了八個字。皇帝看完他的試卷,非常滿意,在旁邊批了一句:“明天授予他左拾遺官”(《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李揆憑著自己的文學才華和寫作技能,竟因此被留在朝中工作。後來,李揆又因為才華出眾,一步步獲得高升,先是以考功郎中知制誥,後來官拜中書舍人,成為朝廷重要文字秘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