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在汴、徐兩地做幕僚,時間雖短,職務也低,卻是他一生中比較安逸和富足的一段時間。
韓愈由汴至徐,還沒有正式進入張建封幕府工作之前,曾寫了一首《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其中說:“篋中有餘衣,盎中有餘糧。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離開徐州回京待選途中,他又寫了一首《山石》詩,其中一句是這樣寫的:“人生如此自可樂。”在《與衛中行書》一文中,他甚至跟朋友說:“始相識時,方甚貧,衣食於人;其後相見於汴、徐二州,僕皆為之從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時,豐約百倍,足下視吾飲食衣服,亦有異乎?”(《韓昌黎集》卷十七)從這些詩文中可知他當時的心情十分平靜和自得,生活也過得相當閒適和滿足,遠非幾年前在京城漂泊求官時的燥急可比。
二
韓愈能夠迅速擺脫困境,由“乞丐”成“小康”,自然得益於中晚唐幕僚的待遇相當豐厚。據有關資料和文獻記載,像韓愈擔任的這種幕府推官,如果所帶外官職務為校書郎,每月俸料錢是三萬文,所帶外官職務為協律郎,每月俸料錢是四萬文。按當時物價,一匹絹值八百文,一斤鹽值四十文,一斗米值五十文,韓愈每月固定收入能買多少絹、鹽、米,一算就清楚了。所以說,韓愈做幕僚時的固定收入確實很不錯,完全可以過上較高水平生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