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只是將傅潛革職,讓高瓊接替他的職務,並提升了楊延昭、楊嗣等人,還在大名親自接見了他們。宋真宗向楊延昭詢問邊防的情況,楊延昭對答如流,十分詳細。宋真宗非常高興,指著他對王子們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並重重地賞賜了他,提升他為莫州刺史。
在轉過年的冬天(公元1000年),蕭太后為了報復遂城之敗,派數千輕騎偷襲楊延昭部。但此訊息卻被宋軍偵知,楊延昭將計就計,派精銳部隊在遂城以西,地勢險要的羊山埋伏,然後以少數騎兵向北出擊遼兵,且戰且退,誘敵至羊山,伏兵四起,盡殲遼兵,斬殺契丹大將,“函首以獻”。當地百姓為紀念這次戰鬥,改羊山為“楊山”或稱“藏兵山”,沿用至今。楊延昭因此被提升為莫州團練使。因為這一戰在史書中的記載很簡略,所以後世的評書、戲劇中都沒有關於此戰的情節。
楊延昭連戰連捷,他駐守的遂城也贏得了“鐵遂城”的美譽。據《宋史紀事本末》卷三記載:“傅潛堅壁不戰時,河北的郡城多為遼兵所攻陷,甚至有的棄城而逃,唯有魏能守安肅軍(即靜戎軍今徐水),楊延朗(昭)守廣信軍(即威虜軍今遂城村),二軍最切敵境,而攻圍百戰不能下。及敵退出境,楊延昭追躡轉戰,未嘗敗績,故時人稱二軍為‘銅梁門、鐵遂城’大概是因為二將善守。”大致意思是:傅潛膽小不敢出戰時,河北的許多城鎮都被契丹軍攻破,唯獨楊延昭守德遂城(廣信軍)和魏能守的梁門(安肅軍),雖然距敵境很近,而且數次受到遼軍的圍攻,但始終未被敵人攻破。而且在敵人撤退時,楊延昭追擊敵人,未有敗績。時人稱他們鎮守的地方為“銅梁門、鐵遂城”大概是讚美他們善於防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