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1-20 08:11:14

講完了房玄齡,下一個當然就輪到杜如晦了。

杜如晦,表字克明。和房玄齡一樣,此人同樣是個“官五代”。他的高爺爺杜皎是北周的開府儀同、大將軍、遂州刺史;曾爺爺杜徽官至北周河內太守;爺爺杜果起初是北周的溫州刺史,後來則是大隋的工部尚書、義興公;老爹杜吒官至昌州長史。

史載,“如晦少聰悟,好談文史”。看來,懂歷史的年輕人比較容易當大官兒啊。小玉偶還是有希望的。

和房玄齡的遭遇有些雷同,杜如晦在“隋大業中以常調預選”。大隋中組部高孝基部長看到他,同樣是驚為天人:“公有應變之才,當為棟樑之用,願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職,為須少祿俸耳”。

看看人家高部長,多會說話,見誰就說誰好。不過,依小玉之見,這廝就是個賣嘴皮子的傢伙。因為,他同樣也沒給杜如晦提供什麼特別的機會。杜如晦入仕的起點僅僅是滏陽尉。

杜如晦完全就沒把小小的縣尉放在心上,不久之後,他索性辭官不做了,當起了陶淵明第二,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日子。

公元618年,李淵正式稱帝建唐。李世民聽說大興本地有一才子名叫杜如晦,此人足智多謀,便將杜如晦召進府中任兵曹參軍。

當時,大唐政權剛剛建立,地方官吏的需求量極大。於是,李淵便就近從各王府的幕僚中挑選人手,調任外地。李世民的秦王府人才濟濟,所以“被外遷者眾”。杜如晦也名列其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