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凡例”的第三個看點,是最後一段和最後的一首詩。我認為這應當是脂評,而不應納入正文,甚至可以當作第一回的回前批。這首詩應該是脂硯齋寫的,是他與曹雪芹編撰此書的種種感悟。一生勞苦奔波,終抵不住“千里搭長蓬,沒有不散的盛宴”,悲也好,喜也罷,不過是南柯一夢。《紅樓夢》不是厭世,而是對生命的感傷。正如蘇軾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又如張孝祥的“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嬌•過洞庭》)“紅袖啼痕重”,既是書中的黛玉,亦是書外的脂硯;“情痴抱恨長”,既是書中的寶玉,亦是書外的雪芹。十年披星戴月,書未成,人已逝,生死兩茫茫,只留下這字字帶血、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日期:2010-07-21 10:20:37

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回目】

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戚序本、卞藏本回目均作“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梗概】

本回前面小半回以神話的方式寫出了本書的來歷,引出了貫穿全書的通靈寶玉;後大半回寫的是甄家的一段小榮枯,引出了香菱、賈雨村兩個重要人物。

【解讀一】無材補天

女媧補天的神話出自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覽冥訓》,其中的一句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曹雪芹就化用了這個傳說,杜撰出有一塊頑石,“無材補天”,被棄在大荒山(脂評:荒唐也)無稽崖(脂評:無稽也)青埂峰下(脂評: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所謂“無材補天”,既是對石頭的哀嘆,又是寶玉的寫照,更是曹雪芹本人由衷的感慨。石頭女媧被遺落荒山,寶玉在“仕途經濟”中痛苦掙扎,曹雪芹家道中落、飢寒交迫。“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脂硯齋評論說“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即便如此,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石頭一心想到富貴場、溫柔鄉中去享受;寶玉沉醉在閨情蜜意中,嚮往莊子逍遙的生活;曹雪芹披星戴月,歷經十載,增刪五次,終成此空前絕後的《紅樓夢》。若“有材補天”,何曾有此一部大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