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3-25 20:16:10
“如果按照你說的,那麼第十八個交易日應該發生買入行為,為什麼沒有。而是出現大盤上漲,股票下跌的情況為什麼還沒有強烈的買入行為。”嚴老師問道。
“沒有下跌到他們的參照價格,所以他們不買。”不知道誰說了一句。
“恩,行。咱們繼續。”………………………………
用行為經濟學解釋散戶的行為,在後面進行的越來越快,我們很快就都解釋完了。嚴老師說到:“如果利用和創造參照物?”
臺下沒人站起來,卻有人說話了:“是像趙明那樣嗎?”
嚴老師笑了笑說到:“他脫了衣服就是猴子,別學他。”
哈哈哈哈,我們被逗的很開心,嚴老師又說到:“散戶都是參照依賴的,有人想突破它,以為買跌停就是逆向思維,你們說對嗎?”
“不對,跌停和漲停沒什麼區別,我認為。我覺得只要是用之前的變化去作為一個目標操作,這本身就有很大風險。追漲和追跌沒有什麼區別,如果買跌停就能贏利,或者敢買跌停就能贏利的話,那麼市場也就沒那麼大利潤了。”
“那你覺得這個怎樣利用?”嚴老師說到。
“我覺得,莊家做這個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因為散戶的參照物是他們自己根據散戶決定的。如果他們懂了這個道理,他們就會研究參照物,所以股票發展的時間越長,賠錢的機率越高。比如大盤在上漲,散戶都認為股票也應該上漲。這就變成了一個參照物,如果你控制股票讓他下跌,那麼很快就會有人賣出股票。莊家同樣可以利用別人的參照物,比如之前的熱門股票的規律,在關鍵時候發生變化就能套很多人。這個原理是一樣的,但是怎樣操作,花樣百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