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3-5 23:22:00

Mark01第一章富貴險中求01

有詩一首單道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一事——

梁宋遺墟批汴京,紛紛禪代事何輕。

也知光義難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將帥權傾皆易姓,英雄時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姑不論此詩高下,單是作者何人就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為清人趙翼,一說為清人查慎行。詩作者為何人,不在筆者探討範圍。本文便從陳橋驛兵變一事鋪陳開來——數千年華夏曆史,其間有太多的鬧劇、雜劇,令看客忽而扼腕、忽而嘆息,亦有令人捧腹、解頤之事。歷史時常上演的鬧劇就有禪代一事。而惟一例外的禪代一事就是趙匡胤的陳橋驛兵變!這次兵變不是鬧劇,更象一出正劇!這出精彩無比的大製作,直至千餘年之後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宋史雖稱繁複浩雜,對於數百年的史實記載多有牴牾,然而對於此事的記載竟保持了驚人的一致。這自然是史官為尊者諱之舉!這樣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哪裡會和當事人撇脫得了干係。史家此舉多少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對於趙匡胤如何從一個一文不名的人發展到黃袍加身的經歷,不願在此贅述。總之一句話。凡成就事業者,斷沒有隨隨便便會成功的。就如趙匡胤黃袍加身之舉,就是他在揣摩前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而行動的結果。這個前人就是後周的開國之君郭威。郭威之所以成為九五之尊,就是因為部下將士的擁立才取後漢江山而代之的。這些將士中一定會有趙匡胤年青興奮的身影,這事情對於他日後陳橋驛之舉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郭威在代漢之後,在位短短數年,就一病不起。也正因為他身後無子,也為後周政權如他一樣的短命埋下了禍根。不是他沒有兒子,而是在他黃袍加身的時候,幾個兒子被後漢隱帝劉承祐令左右拖出去砍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的,做皇帝更須有血的代價。最終妻子的侄兒、也是他的義子柴榮入繼大統,史稱周世宗。周世宗登基之後很有一番明君氣象,雄材偉略的他在五代數十年的歷史中,是難得一見的人物。柴榮素有雄心壯志,想要一統天下。東征西討,威震大江南北。趙康匡胤追隨左右,出生入死。因戰功卓著獲得寵幸,慢慢掌握了軍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年青時候的趙匡胤曾行走江湖,利用結義的方式,結識了一批生死與共的兄弟。隨著自己在軍中地位的提高,逐漸地把這些兄弟們安排進入了軍中要害部門擔任高階職務。在不斷向軍界滲透的同時,也在身邊網羅了一批幕僚。這其中就有後世人譏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半調子讀書人——趙普!這個在當時不為人所盡知的趙普,正是他於幕後策劃與導演了這出歷史大劇——陳橋驛後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