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10年代,德意志帝國的總參謀長史裡芬元帥伯爵曾經指出,七年戰爭初期普魯士唯一的獲勝機會就是全力以赴南下,一舉擊潰奧地利,打破包圍,但是腓特烈大帝卻高估了西面法軍的作戰決心,留了3、4萬兵在西線防禦,結果喪失了戰機。
煙雨後面會說到,這個史裡芬也算是名將一枚。不過,他的這句話基本上就是事後諸葛亮,用來教教軍校學生還行,用來批評腓特烈大帝基本上就是扯淡了——如果腓特烈能在1756年10月出兵時,就算出來從1757年下半年開始法國人進攻乏力,那他就不是大帝了,整個一個大神。
法國人進展乏力的主要原因在於,領兵的黎塞留元帥是個花花公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了一舉攻入普魯士的機會,以至於整個七年戰爭裡,都沒能給腓特烈大帝造成什麼真正的麻煩。
三國聯軍儘管也沒能速勝,但是仗著人數比普魯士多得太多,還是步步緊逼,逼得腓特烈不斷後退。到了1757年11月5日,4.1萬人的三國聯軍在薩爾河北面的羅斯巴赫進攻2.1萬普軍,羅斯巴赫戰役就此打響。
不服輸的腓特烈準備拼死一搏,由於人數差不多隻是對方的一半,腓特烈不得不採取守勢。上午11點,處在戰場西邊的聯軍正式出擊,兵分三路,浩浩蕩蕩進攻東邊的普軍。
由於聯軍陣地和普軍陣地距離有點遠,聯軍走了一箇中午還沒能跟普軍交上火。等到下午3點多,浩浩蕩蕩的聯軍總算接近了普軍,可是還沒等到三路聯軍完全展開,普魯士左翼的四千先鋒騎兵就突然發動了攻擊。走了一中午的聯軍對此毫無防備,先頭部隊一下子被打懵了,潰不成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