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8-28 09:42:54
十月,趙光義任命楊徽之為左諫議大夫,與右諫議大夫畢士安併為開封府判官。兵部郎中喬維嶽、壽王府記室參軍水部郎中楊礪、諮議司封員外郎夏侯嶠併為推官。幾人入謝,趙光義耳提面命,叮囑他們好生輔導趙無侃。
呂端見寇準回到朝中,也被官家任命為參知政事,於是主動上表請居寇準之下。仔細分析就知道其中原委,一者,寇準雖然年輕,但是經科舉入仕之人,所謂的天子門生。呂端在心底對自己是蔭補為官的事而耿耿於懷。
二者,早在太平興國五年,寇準就曾向趙官家舉薦呂端,說他器識非常,應當委以重任。寇準對呂端有薦舉之恩。
趙光義擔心寇準再犯上次的老毛病,於是任命呂端為左諫議大夫,位在寇準之上,也是希望呂端的老成持重可以影響到寇準。
呂蒙正罷相之後,接替他的人仍是李昉,與他同時拜相的還有張齊賢。因為趙普的推薦,張齊賢成了繼呂蒙正之後趙光義一朝進士中第二個出任相職的‘天子門生’。趙光義再次啟用李昉,也不再嫌棄他只知詩酒自娛了。任他為首相,仍是希望他以新帶舊的意思。然而,時間不久,趙光義就又發現了問題。李昉未拜相之時,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壯志在胸,拜相之後行事卻與從前志向大相逕庭。只是循默不言、無為而治,而張齊賢在趙光義眼中也變的力不從心、盛名之下,其實不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