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26 13:34:15
趙佶在金軍中聽說張邦昌被立為君,還是女真人捧了城中百官、軍民所奉的擁戴狀給他觀賞的結果。女真人故意戲侮他,“不是我們不立趙家,民意如此啊”!
而民意是何物?許多時候只是被強權強姦和蹂躪之後隨手扯過來的一塊遮羞布罷了。
看到趙佶淚灑衣襟,有臣子一夜示眠,搜腸刮肚之後,第二天請諫曰“伊尹定歸商社稷,霍光終作漢臣鄰”。
趙佶邊看邊罵道:“等到他歸商與漢,我早就身在龍荒之北矣!”
本來是想拍馬屁讓趙佶寬心的,誰知碰了一鼻子灰。馬屁功夫水平太低,不知拿捏火候,可發一笑。
在滿朝文武昔日同僚和軍民百姓的哀懇之下,張邦昌無奈只好應允做一回“天子”。眾人齊心協力“趕鴨子上架”,張邦昌只好“過把癮就死”了!沒能死在城外,如果自己死在城內的話,不知又要有多少人死於非命。
從根本上講,張邦昌實在不具備做皇帝的潛質。
歷史告訴我們,凡是“心太軟”的人總是會哀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心不黑手不辣,如何做的皇帝。別人夢寐以求的好事在張邦昌看來卻是“避之惟恐不及”!
事實證明,便宜從來不是好佔的,皇帝也不是真的可以輪流坐莊的。
只要張邦昌答應做這個“官家”,王時雍等人立刻就進入了新角色。吳、莫二名學士收好城中軍民擬就的勸進張邦昌為君的推戴狀,出城交與粘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