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24 13:38:00
那一天李若水清醒過來,四周只有十幾個女真軍兵在看管著他,見他醒來,眾人都舒了口氣。儘管將他用馬鞭打的口鼻出血,女真軍兵卻也敬重他的忠烈。這時候傳來粘罕命令,李若水監視居住,不要炎難。李若水身邊一名虞侯這時才獲准將他扶回屋中慢慢調理。
雖然連著幾日沒有進食,到底年輕,身子骨結實,調理幾天之後,李若水又慢慢恢復了健康。其間,幾名金人多次勸誘他歸順金人,李若水只答以“忠臣不事二君”,心中存了必死之心。
過了這樣久,粘罕以為李若水既沒有自盡,應該是回心轉意了。以這樣的人才,女真國中也非常需要。現在把他請至賬中想要徵詢一下李若水對立張邦昌為帝一事的看法。
誰知道李若水休養了十餘日,精氣神已足,話不投機,破口大罵。
粘罕本來就心情不好,這番狀況更令他惱羞成怒,於是令人把李若水拖出斬首,棄屍於道中。
可能那劊子手也敬重李若水,所以對他的虞侯沒有殺害。等到四月,女真人退師,才在虞侯的指引下,李若水家人找到他的屍骸安葬。
李若水不為金人所屈,罵賊而死,死得其所,誠為千古忠烈之士。可惜如他這樣的剛烈之臣太少,貪生怕死屈膝者眾。
千古艱難惟一死,在生與死的選擇面前,更多的人寧願屈辱的苟活,也不願直面死亡。人性如此,又豈能多加責備前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