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毀滅重生。無論當時是什麼樣的形式進入圍城,現在浪漫情景不再。昔日的白馬王子,變成了襪子亂扔、缺乏情調、頤指氣使的李逵,可愛的公主,變成了家長裡短、怨天憂人、面目猙獰的中年祥林嫂。在這種環境裡,都想擺脫這種物是人非的窘境,悶葫蘆想開花,紅杏想越牆,是壓抑著的一種本能反應。加上富貴虛榮的誘惑,稍不留神出軌背叛了,誰破壞規則誰就是犧牲品,誰就是散夥的理由。你摧毀了我的幸福,我就與你決絕。你找你的小情人,我做我的單親族。不同的是有人選擇好說好散,有人選擇反目成仇。經濟、孩子作為談判的籌碼,佔取儘可能大的生活資源。重新洗牌後,你東我西,情感歸零。往往都是失去一個人的時候,才能發現對方的優點,孤獨的時候,才會深刻得自省。選擇錯誤的人暗自悲嘆,選擇正確的人獲得新生。這種透過非牛即馬解決爭端的,不是缺乏耐心的性格,就是利已主義者。無情往往會奠定一些成功的因素,也是事實。
第三類求全責備。這類人首先是具有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又普遍缺乏幸福感,思想和言行,發乎情止乎禮。孩子是生活的希望,雙方都會在孩子教育、創造成長環境、維護家庭關係方面都能達到共識,這一主導認識加深了婚姻的粘合度;經濟保障是生活基礎,誰不想有個優越的生活環境,穩定的生活歸宿,有房子、有票子,在工作累了能休息,受傷得到撫慰的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那就是經濟基礎之上需要物質財富的家;感情是幸福的源泉,有人關心有人疼,幸福感油然而生,回家冰鍋又冷臉,也能在這個殼內尋找一種安全感。經濟和感情方面,往往是不幸福的焦點。貧賤夫妻百事哀,捉襟見肘的生活,在如今財富是成功象徵的社會里,就會無限放大自己的卑微,那麼為了財富,爭吵、自私也無妨,都為了過日子,一邊守望著別人,一邊適應著自己,活在差距形成的落差中。感情方面,被“審美疲勞”同化的心理,要麼心照不宣,要麼不置可否。沒有心動的感覺,就會嚮往別處的風景。男人希望有鞋溼,女人渴望牆外香,心理上暗香浮動,言行上不易察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