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當然不會不引起說不得,周顛等教中元老的警覺,在驅除野蠻人,統一中國的崇高名義下,他們不得不一再做出妥協,但在國號問題上,他們停止了讓步,並威脅要舉行兵諫。朱元璋手下的將士們,儘管已經日益成為新的統治利益集團而淡漠了彌賽亞主義的信念,但仍然希望新的國號能夠反映他們當年的夢想。他們說服了朱元璋,“大明”的含義和他的姓氏正相匹配:據說火神祝融的一個名字就叫做“朱明”。最後,儒生集團也同意了這個國號,因為他們在儒家經典中為之找到了依據。在最古老的儒家文獻《詩歌書》中,有一篇就叫做《大明》:“下面是光明的,而上面是顯赫的……上帝注視著下界,而誡命已經下達……偉大的武王啊,消滅了強大的商朝,在一個明亮的早晨。”
但除了國號之外,朱元璋不願意再保留任何明教的痕跡。在他著名的即位詔書和北伐檄文中沒有體現明教的教義。而在後來的官方歷史書寫中,朱元璋及其政權及明教組織的關係也被小心翼翼地描述為暫時的屈從和相互利用。更加戲劇性的是,朱元璋在即位後第三年下詔禁止一切“旁門左道”:白蓮宗,彌勒宗和天鷹教等明教支派都被當作荒誕的異端邪說遭到禁止。儘管朱元璋竭力和明教拉開距離,但是正如史密斯教授所說:“朱元璋,不管其承認與否,骨子裡都是一個明教徒。即使在他放棄明教信仰後很久,他的許多殘酷的政治舉措仍然要從早年的宗教生活中找到原因。他對人民行為控制的嚴厲,對官員貪腐的恐怖懲處,對臣僚絕對忠誠的要求,對奢華生活方式的擯棄,無不滲透著明教教義的影響。他一生都在為了締造一個純潔的光明世界而奮鬥。這使得他所統治的時代比起之前和之後的許多時代都更為怪異地遠離中國傳統的社會形態。”(《明教史研究》,劍橋,1998,第45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