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德海,你別急,我們哥倆兒把師傅搶回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咱不能讓師父在裡面受罪呀!”另外兩個徒弟晃著膀子,就要找傢伙兒,德海也跟著一起忙活。
李掌櫃馬上攔住:“你們都急什麼?皇宮的門往哪開,你們知道嗎?就你們這樣的,還沒見著你師父,就已經成刀下鬼了!”
“那您說說,現在應該怎麼辦?也不能四個人大眼兒瞪小眼兒,乾等著給我師傅收屍呀!”德海有點坐不住。
“你說你這孩子是不是找抽,這麼會功夫說幾個屍了!喪氣不喪氣,我認識個宮裡藥房管事的,就喜歡喝丁先生的茵陳酒,算算明天也該是他到悅來喝酒的日子了,看看能不能請他打探打探。”李掌櫃安撫著鶴年堂的三個徒弟,心理面盤算著接下來的動作……
正像李掌櫃所猜測的,丁鶴年這回的厄運與他的鶴年堂不無關係。要說鶴年堂出名是因為百姓們的口口相傳,吹的再邪乎,其實都不關大雅,必定也僅僅是民間行為,老百姓愛上哪看病上哪看病,愛吃誰家的藥就吃誰家的要。而自打鄭娘娘的玫瑰膏顯了奇效,又大張旗鼓的給了丁鶴年那麼多賞賜,宮中的御醫心理面就有了不小的波瀾,心說了我們這挨板子、丟官職,你一小小的丁鶴年又拿賞錢又掙面子。因為鶴年堂的聲名鵲起,去鶴年堂抓藥看病,找丁鶴年做經絡養生的大小官員是越來越多,下致庫房的庫頭兒,上至當朝大元,而鶴年堂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態度,很是贏得了大眾的歡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