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窮奢極欲的皇帝曹叡!根據大臣奏章我們知道,當時朝廷有兩筆大開銷:軍費、後宮花費。而後宮花費居然和軍費差不多。
這個國家除了皇帝是富翁,全部是窮光蛋,包括國家!
老百姓的現實是很慘的,以前免稅的,重新上馬,開始五折徵收,還名曰優惠。除了“優惠”的,更多的新增加的名目,什麼像牛肉,都要想方設法收稅。如此搞法,老百姓不要說小康生活,就是溫飽都解決不了,因為家家戶戶沒有一石以上的存糧!
老百姓的日子如此悽慘,而政府官員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曹叡為了自己享受,把手也伸向了這些公務員。具體做法是,在職的大臣減薪、剋扣薪水;退休的,更慘,像退休金、養老金、低保金統統沒有,肚子餓了,就喝西北風吧!
老闆剋扣員工工資,歷來都是遭萬人切齒痛恨的,誰還有心思為你賣命!事實上,曹叡是曹叡帝國的轉折性人物,他執政前期,國運走到了頂峰,到了後期,由於不停地瞎折騰,國運盛極而衰,曹魏帝國由此一步步地滑向了滅亡的邊緣。
現在要說一下曹魏的決策機制,有人會說,廢話,國家決策不是皇帝的事情嗎?當然是皇帝的事情,但皇帝忙於娛樂,忙於修豪宅,非常辛苦,對朝廷的大小事務也是分身乏術。事實上,東漢的決策機構是尚書檯,而曹魏建國後,尚書檯脫離宮廷成為行政機構,成稱為尚書省,尚書省的主官依然是尚書令,屬於第三品;而尚書令的助手尚書僕射也是第三品。尚書檯成為行政機構後,而新建立的中書省取代了它過去的職能,主管決策。中書省的主管分別叫中書監、中書令,都是第三品官銜兒,但中書監的地位略高一點。到了曹叡執政時期,又要對付蜀漢,又要對付東吳,國事繁忙,因此,管決策的中書省地位尤其重要。此時中書省的兩位主官分別是劉放、孫資,他們分別掌握國家機要,權傾一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