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前次北伐之所以失利,是由於我們人數不夠,因此應該從後方補充兵員。針對這種觀點,諸葛亮說,其實我們的部隊人數比敵人(諸葛亮的部隊肯定多於張郃的五萬),為什麼不能取勝?還不是由於一些將領(如馬謖)的作戰能力不行,打仗的關鍵在於將領。
所以,諸葛亮總結的經驗是,一,要訓練好士兵,畢竟魏國以騎兵為主,單兵素質很高,自己訓練搞不好,那仗沒法打;蜀漢也有自己的精銳部隊叫虎步兵,姜維投奔後,諸葛亮就特意寫信讓留守成都的張裔、蔣琬等人加緊訓練五六千人的虎步兵(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
第二獎罰分明,鼓舞士氣;凡是有功勞的,都要獎勵,有錯誤的,都要處分。打仗都很辛苦,大家追求也就是一個公平,做到了獎罰分明,大家自然口服心服。
現在盟友取勝了,西邊空虛,諸葛亮又開始醞釀北伐了。
和前次不同的是,對這次軍事行動持懷疑態度的人很多(群臣多以為疑)。
也難怪,打仗一年不到,又要打仗,誰也無法理解。更要緊的是前次是打敗仗,大家心有餘悸。如果打勝仗,看誰敢發雜音!
諸葛亮覺得形勢很有利,而反對派覺得很悲觀。反對派的主要觀點是,北伐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浪費國力不說,還不容易見成效,因此還是等等看吧,實在要打仗,也得等一段時間,外界的形勢好轉,可以派兵試一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