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派,骨子裡誰都瞧不起,孫權也一樣,但于禁同志似乎不一樣,因為孫權覺得他是一個有用的投降派。
出於於政治的需要,孫權還是親切地接見了他,並給以好言安慰。
一天,孫權帶著于禁一道騎馬出行,孫權這樣做,無非是做做姿態,讓曹魏方面高興高興,誰知半路殺出一個愛管閒事的虞翻同志,他開口就罵,你這個人見人恨的投降派,怎麼能夠和我們主公平起平坐(爾降虜,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
似乎覺得罵人還不過癮,崇尚暴力美學的大學問家虞翻同志還充分發揚動手精神,舉起鞭子準備抽于禁。
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這就太不像話了,人家畢竟是領導的客人,領導還在身邊,你這不是打領導的臉嗎?
孫權立即阻止了虞翻同志的過激行為(欲抗鞭擊禁,權呵止之)。
這次算是有驚無險地躲過一鞭子,但虞翻同志是很難纏的。
一次孫權在船樓上請客,于禁和虞翻都在邀請之列。酒席上有歌舞助興,于禁同志聽著聽著就有些感觸了,不知不覺流出了淚水。
愛管閒事的虞翻於是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你就使勁兒地裝吧,你這樣假裝可憐,是想讓我們饒你嗎(汝欲以偽求免邪)。
于禁他不知如何是好,但孫權的臉色卻很不好看。
羞辱人家一次也就夠了,反覆折騰人煩不煩啊。
221年,劉備興兵為關羽報仇,孫權只有全力對付,為防止魏國趁火打劫,孫權想到了于禁這張牌,此時,魏國曹丕正式稱帝,孫權從曹魏關係的大局出發,決定釋放于禁回魏國。但熱心腸的虞翻同志又坐不住了,他像孫權建議,這樣的投降變節分子,真是死有餘辜,再說他也沒有什麼用處,養著他還浪費糧食,我們不如把他殺了,以儆效尤,就當是廣大官兵上思想政治課(不如斬以令三軍,示為人臣有二心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