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自己被殺,楊修是有預感的,參與奪嫡之爭,死是那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臨死前楊修不由得發出這樣的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其實他是一個聰明人。
當然在曹操臨死前一百多天被殺,他更是一個不幸的人;當然如果曹操不殺他,曹丕就有可能放他一馬的。
楊修死後,父親楊彪還在,白髮人送黑髮人,世上最慘痛的事情莫過於此。
後來曹操碰到了楊彪,楊彪已經瘦骨嶙嶙,曹操不由得有些動容,他假惺惺地問楊彪:
“公何瘦之甚?“
楊彪無限淒涼地說:
“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兒子要惹禍,我無法預測,但天下的父親誰不愛自己的兒子呢。
當然,楊修的死因並不是因為演義上所說的雞肋事件,也遠遠不止曹操公佈的這一條,而是有N多條:
其一,成分不好。楊彪娶了袁術的女兒為妻,楊修是袁術的外甥(此處有爭議,一說是楊彪娶的是袁術的女兒,那麼楊修就是袁術的外孫,但根據雙方年齡推測,似乎不大可能),曹操當然不會放心。
其二,高門望族,政治觀點不一,楊修的出身和袁紹同志一樣高貴,出生於四世三公之家,父親楊彪是東漢的元老,受傳統思想影響,自然是擁護東漢王朝的,而曹操迎接漢獻帝的目的是取代東漢王朝,元老派痛恨曹操,曹操排擠元老,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因此,曹操對楊家父子是忌憚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